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应考虑聘用退休华校生为华文教师


  教育部兼律政部高级政务次长沈颖近日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告诉记者,本地的华文教师人数目前还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因此教育部必须聘请外籍教师填补空缺。教育部在2015年之前,将为学校增派500名母语教师,以加强母语教师的阵容。沈颖也提到随着华语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市场华文人才难求。
  同时,她也强调,华文教师以本地人为核心是极为重要的。大多数语言教师若不是本地人,教学的过程就不免会有重要的元素遗失掉。
  笔者非常同意她所说的华文教师必须要以本地人为核心的看法,因此在这里提出重新聘用退休华校生为华文教师以弥补土生华文教师断层的现象,希望抛砖引玉,并为教育部所采纳。
  在1959年成为自治邦之前,新加坡有华文、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四大语文源流学校,其中以华文学校的人数最多,当年报读华校小一的学生应是四大源流中人数最多的。这些华校生在今天大都已是或将是退休人士,占全国退休人数的不小比率。他们在以英语为主流的社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默默耕耘,最终大都能凭双语求存,成功地走完自己的事业旅途。
  近20年来我国的华文水平出现了整体下降的趋势。影响所及,导致教育部难以找到足够的合格称职的本地华文师资。在华文教师严重短缺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就地取材,招聘过去的传统华校生,包括来自我国传统华校和前南洋大学的毕业生来填补空缺。这些华校生人数众多,是目前最佳的师资来源。他们因受惠于华文教育而具有对传承华族文化的高度热忱。他们有深厚的华文基础,熟悉本地的教育和语言环境,了解我国民情。
  本地华校生在英语的大环境中成长。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和家庭经验,而且大都已是双语人才,甚至有不少是双语达人,容易和学生们以双语沟通。经过挑选,相信在短期的培训后,便可成为称职的合格教师,负起语文教育,传承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的责任。
  随着国人对保健的重视以及医疗设施与服务的改善,国人的寿命不断提高,已退休的华校生虽是年事已高,但身体还健康者大有人在,相信有兴趣教育工作的华校生还是乐于为教育下一代付出最后的努力,为语言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据我所知,有些学校还有年近古稀,为学生所敬重的华文教师。今天,健康的72岁德士司机尚且可继续在路上奔驰,有热忱和健康的华文教师继续受聘,工作到70岁应该不是问题吧。
(刊于2012年8月24日《联合早报》言论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