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在毕业典礼上以双语致辞



不久前,南大社会学系毕业生代表邬瀚辉以英语在毕业典礼上的失言,引起了中文系师生的不满,有些同学更在早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引发社会人士对此事件的关注。

南大中文系毕业生的英文水平,确实有如邬同学说的那么差劲吗? 据我所知,来自中文系的毕业生都和其他系的毕业生一样,得在‘A’水准考试中英文及格,方可进入南大,他们的英文水平和其他学系学生不分上下。扎实的英文基础加上选修中文,他们之中不乏兼备中英双语能力的佼佼者。

南大中文系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一分子,笔者深切期待该学院能遵循和响应国家的双语政策,来年能安排让中文系的毕业生,以中英双语在该院的毕业典礼上致辞,让中文系毕业生扬眉吐气,也让其他学系的毕业生和家长大开眼界,消除社会上对中文系毕业生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此外,笔者也期望中文系学生今后在校园里,能以双语和其他院系的学生多多交流,创造相互了解和融洽的气氛。让他们了解中文系学生的英语,并不是如他们想象的那么不行。与此同时,在校园里多使用华语,为校园打造一个与其他大专学府不同的学习环境。

笔者也认为,邬同学已认错道歉了,古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相信中文系的师生拥有宽阔的胸襟接受他的致歉,为此事件划上句号。

(本文刊载于联合早报言论版14/8/2013

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

欢聚槟岛



4天,在槟城乔治市举行的第六届全球华中校友嘉年华会终于在326日落下帷幕。这次的嘉年华会吸引了216位来自英、美、中国、澳州、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年龄从近90岁到20来岁的老、中、少三代华中校友和家属的参与,聚集一堂,盛况不减。华中董事主席李喜隆、华中校友会会长王勇诚、华中颐年俱乐部会长康伟民、香港华中校友会会长郑良生、广州华中校友会副会长蓝展勇也参与其盛,为嘉年华会增添色彩。

嘉年华会举行的第一天,来自不同地区的校友在不同时间先后来到了聚会的槟岛龙城酒店报到。参与者次序井然地向工委会领取了房间锁匙、礼包和团员证。礼包内有嘉年华会手册、纪念品和槟城糕饼。团员证写上团员名字、所属团队(A班至F班)、每日集合时间和地点、用餐桌号、酒店地址以及紧急电话号码。为团员带来不少方便。

欢迎晚宴

当天晚上,团员们在住宿的酒店举行了欢迎晚宴,为嘉年华会掀开序幕。晚宴前,团员们在酒店大堂拍了集体照。来自不同地方的校友看到了久未谋面的同窗,无不兴高采烈,万分兴奋 大堂一片沸腾, 场面热烈。

团员们不乏白发斑白的华岗学子,纵然青春不再,仍然充满热情地周旋于校友之间,或高谈阔论,或闲话家常,有说有笑,欢乐心情所表现的笑容挂在他们的脸上。笑声更是此起彼落,热闹之余,倍感温馨。

广州的校友带来了因高龄不便于行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出席嘉年华的老校友录像光碟在晚宴上放映久别的老校友个个脸带笑容祝贺第六届华中校友嘉年华成功举行他们的热情不减当年

参观韩江华人文化馆

第二天,团员们乘坐六辆旅游巴士游览槟城名胜、古迹。在极乐寺素菜馆用完午餐后,浩浩荡荡到韩江学院参观设在校园内,耗资约800万马币的韩江华人文化馆,受到韩江学院、韩江中学和韩江小学三校董事长拿督黄赐兴博士和名誉校董总务拿督谢诗坚博士的迎迓和热烈接待。谢博士还亲自带领团员们参观,为团员们全程导览文化馆。

文化馆内容丰富,展示了1919年,槟城先贤林连登为传承民族教育,创办韩江小学的经过以及学校逐渐发展为中学、学院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参观者走入历史的长廊。谢博士告诉我们,韩江董事部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学院发展为韩江媒体大学。韩江的发展史可说是大马华社一路来为维护华文教育和传承华族传统文化做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历史缩影。参观了文化馆内展示的南洋大学图书馆图像,顿时领悟到林连登先生就是在半世纪前,捐款500万元建造这座图书馆(今改为华裔馆)的先贤人物。 图书馆是南洋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我脑海里常浮现的一座大楼。

参观文化馆后,韩江董事会成员和团员们在学院礼堂举行了交流会。谢诗坚博士播放了韩江三校的介绍片,讲述韩院的历史和未来走向。华中董事长李喜隆和校友会会长王勇诚在会上讲话,赞扬韩江董事会为学校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韩江的骄人发展。同时也邀请韩江董事部到华中互相交流。

参观文化馆令人感受到占槟州人口比率仅41%的槟城华人对捍卫与支持华文教育的热心与执着。这种 努力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参观后已近黄昏,团员们在离酒店不远的风味小食馆用晚餐,享用槟城美食。饭后,团员们各别逛游市场和宵夜。

参观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

第三天,团员们在酒店用完早餐,便前往参观了几个历史景点,其中包括了打铜街120号,曾是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的孙中山槟城基地纪念馆。馆内设有“孙中山在槟榔屿”图文展。 19101114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召开了继“庇能会议”后的一次紧急会议,为策划黄花岗起义筹款。 黄花岗72烈士包括了4名来自槟城的华人在这场起义中从容就义。

1910年,由于孙中山先生所发动的多次起义都告失败,一些在新加坡的同盟会成员对他渐失信心,他发觉在新加坡仅能获得有限的支持。与此同时,以吴世荣为首的槟城同盟会成员却对他忠心耿耿,继续给他大力的经济支援和鼓励。孙中山先生于是在8月间把 南洋同盟会总部”从新加坡晚晴园迁移到槟城,并在槟城柑子园404号寓所召开中国史上有名的庇能会议策划了黄花岗起义。

为了在财务上支持革命,吴世荣说服妻子变卖了岳父遗留下的五层楼豪宅,还典当了妻子的首饰以资助革命,导致他后来须举债度日,其革命热忱由此可见。

747 餐馆用餐 的小插曲

参观结束后,大伙儿200多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一间“747餐馆用午餐。由于餐馆太小,无法容纳所有的团员,餐馆在室外安排了数桌餐位。由于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分配在室外用餐的团员大表不满,有团员建议叫餐馆老板一齐用餐,让他领略个中滋味。

工委会成员当机立断,要餐馆停用室外餐桌,改分两批在室内先后进餐。这时,董事长、校友会会长和理事、各工委会成员纷纷让出座位,让其他团员在有空调的室内先填饱肚子,解决了这场小风波。王勇诚会长更在第一批团员用完餐后,亲自协助餐馆员工分发餐具给第二批用餐者。王会长的服务精神令人钦服.

交流会

当天下午,校友们回到酒店出席了由新一代嘉年华会统筹林向明主持的华中校友交流会。交流会台上的主讲者有李喜隆、王勇诚、康伟民和香港以及广州校友会代表。讨论的课题为校友会的未来发展、华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嘉年华会的展望.

李喜隆以影像详细讲述拟议中的校友会新会所和新礼堂/剧院两大楼美轮美奂的设计蓝图以及各建筑单位的使用计划。康伟民和台下的校友对蓝图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建议对蓝图作更详尽和深入的研究,不宜在短时间内仓促地对设计蓝图作敲定。

谈到母校的未来,王勇诚对母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表现感到满意,但他认为,和马来西亚的独立中学相比,华中学生的华文水平一般上不如独中的学生。他希望今后华中学生的华文水平能进一步提升。针对这课题,香港和广州校友会代表以及多名校友发言热烈,提出了他们的观察与见解。

王勇诚和其他兄弟校友会会长相继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嘉年华会深具有意义,是华中人交流的重要平台,应排除万难继续举办。郑良生会长在会上报告了华中厦门校友会有意在金门承办下一届嘉年华会的好消息。他也建议考虑今后嘉年华会以新的方式在游轮上举行的可行性。

交流会充实了嘉年华的意义和内容, 出席交流会者发言热烈,各抒己见. 由于时间的局限,有参与者失去在会上发言的机会。在交流会主持人林向民总结陈词后,交流会在预定时间圆满结束。

年轻的林向明以很轻松、开放的姿态,让台上与台下互动的对话方式主持了这场交流会,让出席的老校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嘉年华会的统筹,林向明展现了新一代年轻理事的组织能力与才华。

告别晚会

25日晚上,工委会举办了节目丰富的告别晚会,为参与者践行。晚会是嘉年华会的重头戏,,由周发兴和校友会副会长郑苡娜主持。韩江学院董事会代表,拿督谢诗坚博士受邀为晚会嘉宾。郑苡娜是前校长郑安崙的五朵姐妹花之一,她们五姐妹包括两位分别来自英、美的姐姐也到来参加嘉年华会,突显姐妹情深。

晚会以唱校歌为前奏曲,海天寥廓云树苍茏。。。的歌声响彻了宴会大厅。接着,大会主席、董事长、各会长们先后作了简短的讲话并相互赠送纪念品。董事长也和韩江学院代表互赠了纪念品。

之后,晚会的娱兴节目演出便开始。参加演出的有太极班、香港校友会舞蹈团、颐年俱乐部、华中合唱团和卡拉OK班。香港校友会舞蹈团成员包括了郑良生夫妇,团员平均年龄约65岁。年逾70高龄的吴文国和苏伟哲、叶慧贤夫妇也参与了香港校友会的舞蹈演出,他们和香港舞蹈员的舞艺精湛。舞姿优美,不减当年,堪称是宝刀未老,博得不少的掌声。

随后,王勇诚介绍了工委会的成员,并领导各兄弟校友会代表向全场进酒,掀起了嘉年华会的高潮。晚会在嘹亮的友谊万岁歌声中宣告结束。

再见了,槟岛!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26日是大伙儿离开槟岛的日子,在酒店用完早餐后,团员们回房收拾好行李,带着一包包的槟城 土产和美食,分批离开了酒店,各奔归途或再续另一旅程。

槟岛相聚,再次带给华中人另一个难忘的回忆。

华社组织应采用华语为会议语言

5月21日的《联合早报》社论《华社组织的新起点》,对各不同华社组织的存在意义和使命作了精湛的论述,着重提出了“华社组织的使命中,维护华族文化在我国社会上的生命力始终是一种不可冲淡的色彩”的论点。


文章也提及在英语成为强势语言,而华语的使用沦为劣势的今天,中华总商会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华族商人、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加入,开会时为了方便沟通而采用双语并通进行交流。我国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使用双语开会是无可厚非的。可是,总商会作为一个华社领导机构,为迎合不讲或不习惯讲华语的会员而采用双语,却有削足适履之嫌。

正如社论中所说,“华社组织必须坚守的一个立场是他们为年轻国人提供一个不同的窗口,让他们有用华语交谈的平台,以维护华族文化的机会”。华社组织的部分存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

要是华社组织也以英语交流,我国又何必实行双语教育,华人又何必浪费漫长的时间在中、小学学习华文、华语。干脆学习统一的英文单语,以方便沟通,不就得了。

笔者深切理解到,在母语教育日渐式微的今天,年轻国人用华语沟通是有些难度的。我们应能体谅他们在讲华语时会掺杂一些英文词汇的习惯,或是讲得结结巴巴,不成句子。这种现象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学习过程。假以时日,相信他们也会因在华社组织多讲华语,从学习中得益,最终排除语言上的障碍,如同那些在神州大地经商拼搏的年轻国人一样。

早年与总商会有接触的老朋友告诉我,总商会曾在章程中规定,董事会议应以华语作为会议语言。经历二十年岁月,这项规定是否已有所更改,笔者不得而知。


为了让华社组织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俱乐部,笔者期待华社组织,如宗乡总会、会馆、华社自助理事会、怡和轩、华校校友会等等,也能和当年的总商会一样明文规定华语为会议语言,提供我国年轻人使用华语交流的平台,营造更多讲华语的机会与环境。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要是华社组织在自身内部尚且无法使用华语交流,遑论维护和推广华族文化。

有鉴于此,坚持采用华语作为会议语言是有必要的。



(本文刊载于联合早报27/5/2013言论版)

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

从“小心空隙”谈起

由新捷运营运的地铁东北线,是我国唯一以华英双语播报站名的地铁列车,给予不谙英语的国人和外地华人旅客诸多的方便,令人赞赏。   

除了播报站名之外,列车到站时,广播中还播出“请小心空隙”这么一句话,其目的是提醒要下车的乘客在离开列车时,要注意列车与月台之间的空隙,以免踩入发生意外。

   笔者认为“请小心空隙”这句话太过简略了。是什么空隙? 怎样的空隙?空隙在哪里?没有说清楚,会让首次乘搭或少乘搭地铁的乘客摸不着头脑。

   最近,笔者和家人到香港观光旅游,在当地的地铁列车上,我们听到了以英语、华语和粤语三种语言的广播。除了播报地铁站名外,到站时也同样提醒乘客别踩入“空隙”。可是,其广播语言却是清楚多了。“请小心列车和月台间的空隙。”多了几个字,便把话说清楚了。

   笔者因此建议新捷运考虑以香港的列车广播为鉴,修改广播内容,让要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楚。



(本文在4月19日刊载于《联合早报》交流版)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欢聚槟岛



4天,在槟城乔治市举行的第六届全球华中校友嘉年华会终于在326日落下帷幕。这次的嘉年华会吸引了216位来自英、美、中国、澳州、香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年龄从90岁到20来岁的老、中、少三代华中校友和家属的参与,聚集一堂,盛况不减。华中董事主席李喜隆、华中校友会会长王勇诚、华中颐年俱乐部会长康伟民、香港华中校友会会长郑良生、广州华中校友会会长蓝展勇也参与其盛,为嘉年华会增添色彩。

嘉年华会举行的第一天,来自不同地区的校友在不同时间先后来到了聚会的酒店报到。参与者次序井然地向工委会领取了房间锁匙、礼包和团员证。礼包内有嘉年华会手册、纪念品和槟城糕饼。团员证写上团员名字、所属团队(A班至F班)、每日集合时间和地点、用餐座号、酒店地址以及紧急电话号码。

欢迎晚宴

当天晚上,团员们在住宿的酒店举行了欢迎晚宴,为嘉年华会掀开序幕。晚宴前,团员们在酒店大堂拍了集体照。来自不同地方的校友看到了久未谋面的同窗,无不兴高采烈,万分兴奋. 大堂一片沸腾,场面热烈。团员们闲话家常,有说有笑,欢乐心情所表现的笑容挂在脸上。

广州的校友带来了因高龄不便于行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出席嘉年华的老校友录像光碟在晚宴上放映. 久别的老校友个个脸带笑容,祝贺第六届华中校友嘉年华成功举行. 他们的热情不减当年.

参观韩江华人文化馆

第二天,团员们乘坐六辆旅游巴士游览槟城名胜、古迹。在极乐寺素菜馆用完午餐后,浩浩荡荡到韩江学院参观设在校园内的韩江华人文化馆,受到韩江学院、韩江中学和韩江小学三校董事长拿督黄赐兴博士和名誉校董总务拿督谢诗坚博士的迎迓和热烈接待。谢博士还亲自带领团员们参观,为团员们全程导览文化馆。

文化馆展示了1919年,槟城先贤林连登为传承民族教育,创办韩江小学的经过以及学校逐渐发展为中学、学院的历史过程。韩江董事部还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把学院发展为韩江媒体大学。韩江的发展史可说是大马华社一路来为维护华文教育和传承华族传统文化做出不懈努力的历史缩影。参观了文化馆内展示的南洋大学图书馆图像,才顿时领悟到林连登先生就是当年捐款500万元建造南洋大学图书馆(今改为华裔馆)的先贤人物。

参观文化馆后,韩江董事会成员和团员们在学院礼堂举行了交流会。谢诗坚博士播放了韩江三校的介绍片,讲述韩院的历史和未来走向。华中董事长李喜隆和校友会会长王勇诚在会上讲话,赞扬韩江董事会为学校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韩江的骄人发展。同时也邀请韩江董事部到华中互相交流。

参观文化馆令人感受到仅占槟州人口比率仅41%的槟城华人对捍卫与支持华文教育的热心与执着。这种 努力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参观后已近黄昏,团员们在离酒店不远的风味小食馆用晚餐,享用槟城美食。饭后,团员们各别逛游市场和宵夜。

参观策划黄花岗起义的会议场所

第三天,团员们在酒店用完早餐,便前往参观了几个历史景点,其中包括了打铜街120号同盟会南洋总机关部的会所。 19101114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召开了继“庇能会议”后的一次紧急会议,为策划黄花岗起义筹款。 72烈士包括了4名来自槟城的华侨在这场起义中从容就义。

1910年,由于孙中山先生所发动的多次起义都告失败,一些在新加坡的同盟会成员对他渐失信心,他发觉在新加坡仅能获得有限的支持。与此同时,以吴世荣为首的槟城同盟会成员却继续给予极大的财务支援和鼓励。孙中山先生于是在8月间把南洋同盟会总部从新加坡晚晴园迁移到槟城,并在槟城柑子园404号寓所召开中国史上有名的庇能会议策划了黄花岗起义。为了在财务上支持革命,吴世荣劝说妻子变卖了岳父遗留下的六层楼豪宅,捐献给革命基金,其革命热忱由此可见。

747 餐馆用餐 的小风波

参观结束后,大伙儿200多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一间“747餐馆用午餐。由于餐馆太小,无法容纳所有的团员,餐馆在室外安排了数桌餐位。由于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分配在室外用餐的团员大表不满,有团员建议叫餐馆老板一齐用餐,让他领略个中滋味。

工委会成员当机立断,要餐馆停用室外餐桌,改分两批先后进餐。这时,董事长、校友会会长和理事、各工委会成员纷纷让出座位,让其他团员在有空调的室内先填饱肚子,解决了这场小风波。王勇诚会长更在第一批团员用完餐后,亲自协助餐馆员工分发餐具给第二批用餐者。王会长的服务精神令人钦服.

交流会

当天下午,校友们回到酒店出席了由新一代嘉年华会统筹林向明主持的华中校友交流会。交流会台上的主讲者有李喜隆、王勇诚、康伟民和香港以及广州校友会代表。讨论的课题为校友会的未来发展、华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嘉年华会的展望.

李喜隆以影像详细讲述拟议中的校友会新会所和新礼堂/剧院两大楼美轮美奂的设计蓝图以及各建筑单位的使用计划。康伟民和台下的校友对蓝图和建筑材料的使用发表了他们的看法,他们建议对蓝图作更详尽和深入的研究,不宜在短时间内仓促地对设计蓝图作个敲定。

谈到母校的未来,王勇诚对母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表现感到满意,但他认为,和韩江中学相比,华中学生的华文水平远不如韩中,他希望今后华中学生的华文水平能进一步提升。针对这课题,香港和广州校友会代表以及多名校友发言热烈,提出了他们的观察与见解。

王勇诚和其他兄弟校友会会长相继发言,他们一致认为嘉年华会是华中人交流的重要平台,应排除万难继续举办。郑良生会长在会上报告了华中厦门校友会有意在金门举办下一届嘉年华会的好消息。他也建议考虑今后嘉年华会以新的方式在游轮上举行的可行性。

交流会充实了嘉年华的意义和内容, 出席交流会者发言热烈,各抒己见. 由于时间的局限,有参与者失去在会上发言的机会。在交流会主持人林向民总结陈词后,交流会在指定时间圆满结束。

年轻的林向民以很轻松的台上与台下互动的对话方式主持了这场交流会,让出席的老校友留下深刻的印象。

告别晚会

25日晚上,工委会举办了节目丰富的告别晚会,为参与者践行。晚会是嘉年华会的重头戏,,由周发兴和校友会副会长郑苡娜主持。韩江学院董事会代表受邀为晚会嘉宾。苡娜是前校长郑安崙的五朵金花之一,她们五姐妹包括两位个别来自英、美的姐姐也到来参加嘉年华会,突显姐妹情深。

晚会以唱校歌为前奏曲,海天寥廓云树苍茏。。。的歌声响彻了宴会大厅。接着,大会主席、董事长、各会长们先后作了简短的讲话并相互赠送纪念品。董事长也和韩江学院代表互赠了纪念品。

之后,晚会的娱兴节目演出便开始。参加演出的有太极班、香港校友会舞蹈团、颐年俱乐部、华中合唱团和卡拉OK班。香港校友会舞蹈团成员包括了郑良生夫妇,团员平均年龄约65岁。年逾70高龄的吴文国和苏伟哲、叶慧贤夫妇也参与了香港校友会的舞蹈演出,他们和香港舞蹈员的舞艺精湛。舞姿优美,不减当年,堪称是宝刀未老,博得不少的掌声。

随后,王勇诚介绍了工委会的成员,并领导各地代表团向大家进酒,掀起了嘉年华会的高潮。晚会在嘹亮的友谊万岁歌声中宣告结束。

再见了,槟岛!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26日是大伙儿离开槟岛的日子,在酒店用完早餐后,团员们回房收拾好行李,带着一包包的槟城 土产和美食,分批离开了酒店,各奔归途或再续另一旅程。

槟岛相聚,再次带给华岗学子另一个难忘的回忆。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从榜鹅东补选看朝野两大党


  

榜鹅东补选结果显示,在不影响执政党继续执政的选战中,一味强调候选人学术成就或专业水平的传统看法是不智的,更重要的是候选人应是选区内为人所知,容易接近当地选民的草根人物。这一点,工人党在选择其候选人时,展现了决策者的智慧。

  全国大选是重大政治事件,选民有必要选出有学识,有才干,在各不同领域有特出专才的政治精英,以便组成强有力的内阁,领导国家走向富强与安全的道路。然而,并非每位中选的议员都会当上部长,选民也需选出为人正直,有献身精神,能反映民意,敢为民说话的代议士,以监督政府,确保政府能妥善照顾民生。榜鹅东补选却有异于大选,选民所要的是一位能言善道,体贴选民,有献身精神,敢为他们向国会表达心声的一位国会议员。

  榜鹅东补选,选民以选票表达了他们对执政党的诸多不满,希望国会有更多把反对党的声音,以制衡政府。这些不满包括了:公积金制度、拥车证、托儿服务、地铁服务、交通问题、物价高涨、咖啡店和巴刹不足、鲤河大厦翻新、组屋价格飞涨、老人及低收入家庭问题等等。竞选期间,政府虽公布了一些应急计划,但短期内未能见成果,难消民怨。

  此外,去年后港补选后,政府还公布了一连串改善民生的措施,让选民体会到投票给反对党将给他们带来改善生活的好处。这回补选,过去支持行动党的选票转投给了工人党,也明显地浮现了人心思变的情绪。

  行动党自2011年起,在短短的20个月期间,先后在阿裕尼集选区、后港补选和榜鹅补选一连串的败仗,以及前议长柏默的桃色事件,敲起了该党的警钟。政治气候已有了显著的变化,让人们意识到行动党已今非昔比,因此该党有必要在离下届大选只有短短的三年内倍加努力,大刀阔斧进行对民生政策的改革。由于在网罗精英人才方面,行动党也有一定的困难,在重新全面评估现有政策的同时,也需深入探讨以往挑选候选人的准则,以重拾国人对行动党日益丧失的信心。

  工人党秘书长刘程强在选后答谢选民时坦诚表示,还没有能力组织替代政府。因此,行动党在来届大选失去执政权的情况不太可能出现,但这并不能排除该党失去十来个甚至更多议席,无法拥有国会三分之二席位的可能性。

  这回的补选,工人党也安排了几位刚入党的专业人士,如律师陈励正和工程师立兹万在群众大会发言,相信他们也正在积极网罗人才资源,为未来的大选做好准备。

  在上届大选期间,工人党提出建立第一世界国会的政治承诺。如今该党在国会已多添了一把声音,他们是否能兑现承诺,今后在国会有所作为,针对重大政策、文教与民权等政治课题做出更积极,更深入的辩论,而不是把国会降格为只讨论解决民生与市区建设问题的市议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刊载于1/2/2013联合早报言论版)

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把部分“马里士他路”改名“中山路”


     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经过一年的重修后终于2011108日在张永福的后辈张志贤副总理的主持下举行了重新开馆仪式。晚晴园在重新开馆后短短的三星期内便迎来了七万多国内外访客,其魅力由此可见。

     据早报报道,随着晚晴园邻近的“中山公园”在去年落成后,有两家酒店和“中山商场”也将先后在不久开业,为中山公园添加新景象,吸引旅客到晚晴园来参观。晚晴园馆长潘宣辉希望酒店和商场的落成能让目前到来参观的外国访客人数倍增。

     当年到来参加开馆仪式的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认为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世界众多孙中山纪念馆中深具特色,是最能代表海外华人与辛亥革命密切关系的纪念馆。它彰显了海外华人对那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让中国人永远不忘和感激新加坡先贤参与这场革命的历史事迹。

     晚晴园的存在既是具有那么大的历史意义与备受重视,笔者认为应大大加强对晚晴园的宣传,使它也成为全世界海内外华人到访新加坡旅游时不可错过的重要景点。其中最有效的步骤之一是把晚晴园附近的部分“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改名为“中山路”(Zhong Shan Road)。为了也不让国人忘记马里士他这位本地甘蔗园园主,可保留从汤申路至摩绵路这一段路名的“马里士他路” (Balestier Road)原名,一举两得。

     道路改名并非是新鲜事,过去“兰拉街”(Dunlop Street)改名“南洛街”便是其中一例。要是改名会引起某些不便,可考虑全段英文路名“Balestier Road”保持不变。

     在今天,多数新加坡的年轻人已不知孙中山是何人,原因是孙中山的英文译名是孙逸仙Sun Yat Sen. “马里士他路”的改名有助于年轻国人认识和知道孙中山,进而引发他们对近代历史的兴趣和认识,明白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是新加坡历史的一部分。

     在中国,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地都有中山路。在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可找到中山路。新加坡如果也有中山路将会让晚晴园因其所在地而加强其知名度。

     中山公园”是市区重建局所定,是本地历来第一次以历史人物命名的公园。建议中的改名若得到有关当局的支持与落实,笔者更期望“中山大酒店”、“小桃园俱乐部”、“小桃园餐馆”等与晚晴园相关的旅游项目将会先后出现在中山路、中山公园、和马里士他路,为旅游业带来商机,为晚晴园增添光彩与热闹。也为中、港、台旅客在旅游狮城增添景点的同时也能缅怀辛亥革命的历史,了解我国华人先贤与孙中山以及中国现代史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