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学前双语教育应以母语为第一语言


11月28日,88高龄的前资政李光耀宣布设立一个1亿元的双语教育基金以加强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教导能力。基金的设立给我国日渐式微的母语教育带来了希望的曙光,虽是亡羊补牢,但也为时未晚。双语教育基金也显示了政府对学前母语教育的重视以及实行双语政策的决心。
随着1987年所有学校都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之后,近20多年来,我国的语言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小一学生家庭的英语使用率已从1980年的10%增高到超过60%。不久的将来,更多80后出生的女孩将成为幼稚园学生的妈妈,其家庭的英语使用率很快就会激增到70%甚至80%左右。
  家庭用语的改变,让一部分华族学生因学前不懂华语,对母语学习感到困难而引发家长在去年一再要求降低母语的学习水平,导致教育部一度考虑降低小六会考的华文比重。
  之后,当时的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于今年1月23日在与武吉知马居民的对话会上建议幼儿家庭与幼稚园使用语须适当平衡,在家多讲英语的孩子,在幼稚园应有70%时间使用华语。
  对从小就只讲英语的人来说,华文是所有语言中最难学的,要学好华语必须要很早扎根。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阶段,掌握扎实的母语,往后要进一步学好华文,就会事半功倍,驾轻就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为了更有效地让孩子们能浸濡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以弥补家中母语学习环境的不足,教育部应考虑设立以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启蒙班和幼稚园。也就是说,母语教导的分量应在英语之上,让课程70%时间以华语授课,同时把学前教育也纳入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基金的成立正好可为设立以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幼稚园提供必要的资金。建议中的70%百分比是以目前英文作为第一语文的标准为准则。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副院长陈志锐博士就认为“小孩子有很多接触英文的机会,所以学前业者如果大部分的时间都以华语教学,创造华语的学习环境,甚至是完全使用华语,提供浸濡式的学习机会,将会有效提升幼儿的华文水平”。不久前,《联合早报》的社论也认为学前教育应以母语为重。
  启蒙班和幼稚园以母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双语教育除了可为孩子们日后学习母语铺平道路外,也将提高全国小学生的母语水平。在小学阶段,小一学生的英语授课时间则可增加到与母语相等的50%比重,然后逐年增加其百分率,到小六时再把英语授课时间增加到目前的70%。
随着小学生母语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在小六毕业后就能有足够的母语词汇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再加上年轻父母在家中以英语和孩子们交谈,小学毕业生将会因学校和家庭使用不同语言的配合而更早掌握双语。这将有助于加强学生在中学阶段阅读和书写华文的能力。
学前教育以母语为第一语言的教学法,必将有利于母语的学习环境,提高母语学习的热诚,让国人都能学好双语,为我国双语政策的成功奠下更坚固的基础。

2011年11月12日星期六

把“大人路”改名“中山路”


紧随着本地“中山公园”的落成,坐落于新加坡大人路的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经过一年的重修后终于在10月8日在张永福的后辈张志贤副总理的主持下举行了重新开馆仪式。晚晴园在重新开馆后短短的三星期内便迎来了七万多国内外访客,其魅力由此可见。
参加开馆仪式的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认为新加坡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在世界众多孙中山纪念馆中深具特色,是最能代表海外华人与辛亥革命密切关系的纪念馆。它彰显了海外华人对那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
是中国政协委员,也是孙中山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的孙必达也认为晚晴园把重点放在支持辛亥革命的华人身上,能把新加坡与现代中国连接起来,让中国人永远不忘和感激新加坡先贤参与这场革命的历史事迹。
11月3日,晚晴园、国大中文系和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联办了两天的研讨会,吸引了超过150名与会者,当中包括约40名海内外学者。
晚晴园的存在既是具有那么大的历史意义与备受重视,笔者认为应大大加强对晚晴园的宣传,使它也成为全世界海内外华人到访新加坡旅游时不可错过的重要景点。其中最有效的步骤之一是把晚晴园所坐落的“大人路”(Tai Gin Road)改名为“中山路”(Zhong Shan Road)。  
道路改名并非是新鲜事,过去“兰拉街”(Dunlop Street)改名“南洛街”便是其中一例。要是改名会引起某些不便,可考虑英文路名“Tai Gin”保持不变。
在今天,多数新加坡的年轻人已不知孙中山是何人,原因是孙中山的英文译名是孙逸仙Sun Yat Sen.大人路的改名有助于年轻国人认识和知道孙中山,进而引发他们对近代历史的兴趣和认识,明白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是新加坡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地都有中山路。在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也可找到中山路。新加坡如果也有中山路将会让晚晴园因其所在地而加强其知名度。
建议中的改名若得到有关当局的支持与落实,笔者更期望“中山大酒店”、“小桃园俱乐部”、“小桃园餐馆”等与晚晴园相关的旅游项目将会先后出现在中山路、中山公园、和马里士他路,为旅游业带来商机,为晚晴园增添光彩与热闹。也让旅客在旅游狮城的同时也能缅怀辛亥革命的历史,从而增强新中人民的友谊。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辛亥革命催生了华侨中学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经过一整年的重修后,在10月9日重新开放。参观了纪念馆,让人深深地体会到辛亥革命对新马华文教育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革命推动了新马华文教育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教育改革理念更导致新马新型学校和女子学校的出现。第一所华文中学 -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也随之诞生。
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七年(民国七年),同盟会成员陈嘉庚先生以三万元作为倡导,登高一呼发起设立新马第一所中学的创举。让新马各地的小学毕业生有深造的机会。这个创举立即得到了新马 华人热烈反应和支持,筹募了49万4千多元的建校基金。
于是,这所新马唯一的华文中学便在隔年,1919年3月21日成立并正式开课。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以陈嘉庚为首的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包括了新加坡的革命先驱人物,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第一任会长陈楚南先生和出任董事会财政的同盟会成员林义顺先生。
华侨中学成为新马最高的华文学府之后,新马各地先后也纷纷设立了现代化的华文中学,为新马造就各个不同领域的人才。
在新加坡, 华侨中学更是政治人才的摇篮。我国政坛人物如第一任民选总统,王鼎昌,以及林清祥、谢太宝等便是来自华侨中学。王总统那古色古香的华中毕业文凭成了纪念馆的文物,目前在二楼展厅展示。此外,多位现任我国国会议员也是华中的毕业生。
位于校园门口,在兴建中的地铁站将命名为陈嘉庚地铁站以纪念这位毁家兴学的先贤。华侨中学学生也在今年8月举行了戏剧演出“百年,瞬间”以纪念辛亥革命翻天覆地的百年历史。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的双语教育值得参考

在香港,多数上层社会的精英是出自当地的英文学校,可是他们却能用正确和流利的双语(英语和粤语)作为生活、社交与工作的语言。
最近从视频上看到了香港立法会以粤语辩论的精彩场面,更对受英文教育的议员们能以丰富的中文词汇,展开唇枪舌战,钦佩不已。他们到底是如何能有效地掌握好双语,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反观今天的新加坡,多数80后出生的年轻人,因词汇的严重缺乏,已无法以不参杂英语的华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多看看电视台访问年轻人的对话场面便可知道其真相。华语运动展开了数十年,这样的成绩,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香港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小学除英文科外,都是中文课本,三年級後英文课开始用英语教学。中学有分中文中学和英文中学,英文中学的教学语言除中文科外是英语。大学基本上是以英语來教学。在课堂外,香港大学生多以粤语而不用英语交谈,但却没有因此而降低了大学的学术水平。今年,香港大学在世界Quacquarelli Symonds (QS)最佳大學排名榜上,排名第22,勝过新加坡,是亚洲学府之冠。
香港也是非常商业化的社會,大、中、小企业多数是私人的,企业的主要生意來往是欧美以及世界各地,所有企业的來往公函都是以英文為主,中学毕业生的求职信都是用英文,必須懂英文打字,否則难被聘用。所有企业的內部文件也是以英文為主。
香港的公務员有近17万人,除低层和勞务人员,必須精通双语。香港的文职人员也須懂双语文。香港給英国人統治了150年,所有的法規、條文都是以英语文為主,英语文可以在香港大行其道,因此就这样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具有今天的双语优勢。
借鉴香港,我们的讲华语运动应该要倍加努力,积极营造一个如港人讲粤语一样的讲华语的环境。电视台、电台应多播华语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让观众和听众多听华语,增多华语词汇的认识。为推广华语的使用,政、商各界和社区组织领袖们应以身作则,多讲华语。在国会,部长和华族议员在国会应多以华语进行辩论。在社交场合,政、商界与社区领导应多多使用华语,以提高华语的社会地位,否则会让年轻一代把华语当成是贩夫走卒的语言而不加学习和使用。
随着新加坡家庭语言环境的改变,我们有必要从新检讨既有的语文政策。我们的是否应借鉴香港,研究香港双语教育的课程内容以进一步加强与推进双语教育的实施。我们是否应在幼稚园到小三阶段提升母语的比重,早日为孩子的母语教育扎根?我们的华文课程是要照顾学生的“兴趣”或是要求他们下点努力,不怕困难地去“埋头学习”呢?我们是否应因为语言大环境的改变而削足适履,背道而驰地再次降低母语的学习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刊载于联合早报27/09/2011

幼稚园应提高母语学习比重

根据教育部对小一入学新生的家庭用语进行的调查,华族家庭已有高达61%小一新生的家庭主要用语是英语。比起1991年华族家庭讲英语的28%增高了一倍以上。不久的将来,更多80后出生的女孩将成幼稚园学生的妈妈,以英语为家庭用语的百分比很快就会激增到70% 甚至80%左右。
为扭转乾坤,前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于今年1月23日在与武吉知马居民的对话会上建议幼儿家庭与幼稚园用语须适当平衡,在家多讲英语的孩子,在幼稚园应有70%时间使用华语。
要在幼稚园使用70%的时间学习母语,设立更多母语比重高(英语30%:华语70%)的幼稚园以配合部长的建议,是值得有关当局考虑的。
这样的安排将让孩子们在幼稚园有机会接触家庭用语以外的语言,为孩子营造双语环境,也为他们将来的双语学习排除障碍,这是个很好的建议。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幼儿阶段,掌握扎实的日常用语,往后要进一步学好华文,就会事半功倍,驾轻就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前资政李光耀在庆祝88寿诞时也强调最好让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开始分辨两种语言的不同,往后才能游刃于双语之间。
有鉴于此,现有的幼稚园应考虑尽快依据部长的建议,提高母语学习的比重,增加使用母语的时间至70%以响应与支持国家的双语政策。
除此之外,为了应付需求,华社团体如总商会、乡亲会馆、颐和轩等应重振先贤办学的精神,在全国各社区创办母语比重较高的幼稚园,作为推广母语,传承中华文化的实际和有效的举措,为我国的双语教育做出贡献。相信这样的行动必将会得到华社的响应和支持。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母语的学习与使用


  9月8日,新上任的教育部长王瑞杰在第二届“华文作为第二语文之教与学”国际研讨会上吁请学校、家长和社区携手合作,营造有利于母语的学习环境。
  这位出身英校的部长在遗憾年轻时没有学好华文之余,希望今天的年轻一代,在母语的学习上,先打下稳固的基础,以便终生受用。
  第二天,王瑞杰部长在出席中华总商会的中秋联欢晚会上,进一步强调学生需要学习母语才能对亚洲社会和文化产生认同感。王部长对推动母语教育的热忱与努力令人赞赏,期待他在任期间,能对母语教育做更深入的探讨,在推动华社多讲华语的同时,也能对学生华文水平的提升做出努力,让多数年轻一代能成为不仅会讲华语,也懂得华文的真正双语人才,以维持我国的双语优势。
  回顾今年年初,母语教育检讨委员会公布了“语文能力描述”的初步内容。在详读后,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能力的标准定得相当恰当。然而,在准备动用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费了十年的漫长岁月后,对中四生的语言能力仅限于学习“日常生活”有关课题, 这样的学习目标显然是太低了,应有突破性的修正。
  国立大学中文系学者王惠助理教授在进行调查后发现,本地人如果掌握2500个词汇,就能进行日常对话。她指出,本地学生六年里就学了6000多个词汇。然而,多数词汇和生活无关。因此,无法听懂日常对话。我想,这样的问题可通过教材的改革来解决。改革后,小六学生的母语能力应该能应付日常生活上的需要了。可是,在中四阶段,学习不应再只限于“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接触面的扩大,语文的学习范围也应更加广泛。除了生活语言外,也应懂得文化、宗教、史地、文学等人文科学领域的词汇,以便更深入了解母族文化,传承价值观。离校后,有更多国人可成为熟悉东西方文化,真正的双语,双文化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
  报告中所提的教改方案,对口语的培训确是有帮助的。但是,新跃大学的罗福腾副教授就认为,母语的教改会进一步削弱华文的书写能力。就因为如此,宗乡总会也呼吁教育部在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别忽略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
  我们不应该因语言大环境和家庭用语的改变,而一再削弱母语的学习水平。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办法。
为了保有我们的语言遗产和双语优势,除了营造有利于母语的学习环境外,我们是否也应改善这大环境,让华文、华语有更大的使用空间,学有所用?家长和社区是否也应积极营造有利母语“使用”的新环境,让国人明白双语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母语学习的热忱与重视,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王部长说得好;学习母语,有助于传承各族群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双语的掌握能让国人以两种不同的视角来观看世界。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学习母语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2008-03-08联合早报 

韩山元的《灵魂语言》一文,引发了正面和反面的回响。其中,刘学敏《迷失在灵魂与工具之间》(《联合早报》2008年2月26日)提出最大的质疑,即在一个由不同民族组成的移民社会,以个人所属的民族的母语作为灵魂语言是否行得通?他质问:“要求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学习自己父母亲的母语,又有多少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韩先生曾在同年3月1日的言论版上发表《灵魂语言与人文教育》一文,对刘先生文章作出回应。在此我想说几句。

个人认为:是否以母语作为灵魂语言就如选择宗教信仰一样,是个人的权利,没有是非对错。学习母语是否有必要和有实用性,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照我看,韩先生是以一名老华校生、老报人,以及海南会馆的文教工作推动者,对民族教育表示关怀,对母语之不再是华族的思维语言而忧心忡忡,进而提出要求:“华族子弟不要只把华文当成赶搭中国经济快车的车票,而应把华语华文当作自己的灵魂语言”。

在新加坡,由于政府实行了以英语为第一语文的教育政策,再加上国人为了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有许多华人今天已将英语当母语。有些人甚至认为丢失传统民族文化又何妨,只要学好工具语言,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便可以了。那是他们的的思维与价值观,这样的选择是他们的权利,也没有是非对错。

然而,我想,华族子弟“学习自己父母亲的母语”,在今天来说,无疑也仍有其必要性和实用性。同时,看到华族同胞把语言从传统文化中人为地剥离,有心人难免对此耿耿于怀。有人也默默耕耘,希望作出努力使华人的传统文化得以在新加坡保存下来。

宗乡总会和各会馆每年拨出人力、物力与财力,举办各种活动,用意也在此。目前,华族文化节正在举行,这是个举办了17年的巨型活动。这些努力,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如果华族人士本身不予以赞赏,还说文化认同之举是“叫华文太沉重”,那就很让人深感困惑与遗憾了。


华中是政治人才的摇篮

国会大选的脚步声已渐渐逼近,执政党和反对党纷纷介绍了他们的候选人。
据《联合早报》3月24日报道,行动党青年团荷兰-武吉知马区主席陈佩玲,很可能在来届的大选披甲上阵。年仅28岁的她将会是行动党自1988年以来派出的最年轻候选人。
兼通双语的陈佩玲,和盛传行动党将派出的另一候选人沈颖一样,早年都毕业于华中初级学院。沈颖是李资政的候任首席私人秘书。有关陈佩玲和沈颖的报道出现在同一版位上,令人感受到华中是我国政治人才的摇篮。
不仅如此,在我国的政治史上,华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初期,也培育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立法议员和国会议员。他们都在年仅22岁时,被国人选为代议士,比陈佩玲还年轻六岁。这两位华中人,林清祥先生和谢太宝博士在1955年和1963年先后中选为武吉知马区立法议员和裕廊区国会议员。
此外,华中还培育了我国的第一任民选总统王鼎昌先生。华中以他为荣,在校园内建立了鼎昌楼,以纪念这位华中人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预祝两位年轻的华中人都被确定为候选人,并能如她们的学长们一样,成功地在大选中胜出,获选为代议士,以自强不息的华中精神,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

(刊载于联合早报 26/03/2011)

设立更多母语比重高的幼稚园

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于2011年1月23日在与武吉知马居民的对话会上建议幼儿家庭与幼稚园用语须适当平衡,在家多讲英语的孩子,在幼稚园应有70%时间使用华语。
这样的安排将让孩子们在幼稚园有机会接触家庭用语以外的语言,为孩子营造双语环境,也为他们将来的双语学习排除障碍,这是个很好的建议。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幼儿阶段,掌握扎实的日常用语,往后要进一步学好华文,就会事半功倍,驾轻就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据统计,2009年华族小一新生当中,有60%在家时讲英语。不久的将来,更多80后出生的女孩将成幼稚园学生的妈妈,以英语为家庭用语的百分比很快就会激增到70% 甚至80%左右。
在这情况下,设立更多母语比重高(英语30%:华语70%)的幼稚园以配合部长的建议,为家庭使用英语的孩子提供母语教育是值得有关当局考虑的。
有鉴于此,现有的幼稚园应考虑尽快依据部长的建议,调整教学用语的比重,以应付需求,响应部长的号召。
除此之外,为了应付需求,华社团体如总商会、乡亲会馆、颐和轩等应重振先贤办学的精神,在全国各选区创办母语比重高的幼稚园,作为推广母语,传承中华文化的实际和有效的举措,为我国的双语教育做出贡献。相信这样的行动必将会得到华社的响应和支持。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大卫。马绍尔

马绍尔的诞生
大卫。马绍尔在1908年3月2日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正统犹太裔家庭。 祖先为伊拉克人。他自幼便对政治与独立运动产生兴趣,.

他是六个孩子的老大。受犹太教的深刻影响,强调社会正义, 具有人道、宽容、慈悲的素质 。

孩童时期
孩童时,他目睹了当地白人殖民地官员压迫和嘲弄他或他的朋友而引发他后来他对独立运动和政治激情。 开始时,他是个民族主义者.

年轻的马绍尔
据海峡时报报道,19岁那年, 马绍尔第一次在华人青年会(YMCA)发表公开演说。当时,有一位英国国会议员批评新加坡是一个充满邪恶与瘟疫的污水坑(cesspool)。他皱起乌黑浓密的眉头,厉声喊道:“……谁应对这污水坑的形成负起责任?……”不久,教育部发出一份通令,禁止马绍尔在任何学校发表演讲。

律师生涯

马绍尔在1937年毕业英国伦敦大学后获大律师资格.稍后他成为新加坡最成功的刑事律师。有"马歇尔从未输" 的美誉。以他犀利的口才及令人赞赏的立场、他声言在新加坡实行陪审团的审讯制度期间,他为谋杀案辩护的100例中有99宗获无罪释放。有趣的是,1969年新加坡领导人和其政治对手李光耀用马绍尔的例子, 说明陪审团制度的不足而取消陪审团制度,


大战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马绍尔加入志愿者队伍 而在新加坡沦陷时被俘虏。 1942年在日本北海道煤矿工作至1945年获释。

成立了劳工阵线
1954年4月,一批由马绍尔领导的人士,包括林有福和汤姆士成立了劳工阵线政党,展开了独立运动。

第一届立法会选举

新加坡第一届在林德宪法下的立法会选举于1955年4月举行,,马绍尔率领左翼劳工阵线获得10席。 进步党获4席,行动党3席,民主党2席,华巫联盟 (巫統及馬華公會)3席,,独立人士3席。

首席部长岁月15个月

由于劳工阵线得最多席位,马绍尔领导劳工阵线与3位巫統(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 UMNO)及馬華公會(Malayan Chinese Association,MCA)中选议员组成联合政府。马绍尔 成为第一任首席部长。他说他没想到作为一个极少数族群的少数人,他竟然受重托领导这新生的国家。

但由他主持的政府很不稳定。他没有获得殖民当局的合作,也没有得到当时人民的强力支持。
尼诰总督诸多刁难,不供他办公室,书记,杂役,他恫言在秘书处外的苹果树下自设办公桌。在介绍其阁员时,马绍尔说:“今早我和我的同僚接到了阁下的首席部长和部长委任书。 多大的名字呀!但其实我们只是您的仆人,仆人中的首领罢了……” 便可见一斑。
1955年5月, 福利巴士工潮引发暴动事件, 造成四人死亡, 严重打击了马绍尔的政府。
同年7月,马绍尔因新任总督柏立基不让他委任4位副部长而恫言辞职。最后他终于成功获准委任数位新部长。
过后,由于当时总督具有最高权力,可推翻任何由立法议会通过的议案,民选政府对极有限的权力感到不满,议会于是以大多数票通过要求结束殖民统治。
1955年12月,马绍尔与马来亚首席部长东姑阿都拉曼和马共总书记陈平在马来亚的华玲举行和平会谈。会谈因马共不接受大赦条件而以失败告终。

英国的档案馆记载了这样的一段插曲,1954年,立法会里有议员推崇多元语言政策,而不要独尊英语。总督尼诰不表赞同,提出引入多种语言的政策,在技术上的困难是必须要用至少四种语言的翻译,同时一旦非英语的部长受委任,又会带来另一些问题。

马绍尔不同意总督的看法,1956年2月8日,他以首席部长的身份在立法议会动议采用四种语言作为议会的辩论语言。他以瑞士采用四种语言(德、法、意语及罗马语)为例,说明采用多种语言的可行性。他在动议时最后说:“………接受此动议乃接受吾人未来所有的立法基石,即各民族平等公道原则,从今时直到永远。”

同年4月, 马绍尔率领一个包括各政党的13人代表团到伦敦洽谈完全内部自治。 但由于英国恐怕马绍尔政府无法控制亲共分子,只肯给新加坡所谓三须古(3/4)的内部自治,坚持保有内部安全的权利,由3位英国人和3位新加坡人组成国防与内部治安委员会且英国最高专员有最后决定权而造成谈判的失败。

“ 马绍尔离开新加坡之前,曾经公开表示如果他此行争取不到独立,他会辞职。因此他不但不顺应时势,静观其变,反而决定勇往直前。决定再度要求英国给予新加坡完全的独立。然而双方对这次会谈都感到很厌倦,尽管其间有过多次冗长的会议和私下的商谈,却显然不会有结果………。” ---李光耀

1956年6月, 马绍尔因无法完成他的使命,遵其承诺向总督柏立基辞去在位仅15个月的首席部长职。代替他担任首席部长的是林有福先生。

成立新加坡工人党
马绍尔下台后,于1957年退出执政的劳工阵线党并成立了新加坡工人党. 1959年他以工人党身份参加大选失败,但后来在1961年安顺补选中击败行动党的阿旺而获胜。 当年53岁的马绍尔和讲师玛丽(Jean Mary Gray)共结连理。

之后马绍尔又于1963年大选失去了议席,重回到律师业务,但仍然活跃于政治反对派。作为反对党人,他常穿白色Bush夹克、灰色长裤, 手持工人党象征的铁锤,时常批评政府的各种措施。

退出政坛
1972年, 他为在内部安全法令下被扣留后定罪的一位南洋商报执行人员当辩护律师时犯了职业道德罪行而被吊销律师资格6个月。从此,他退出了政坛。惹耶勒南取代他的工人党领导地位。

大使岁月15年

从1978年起,马歇尔先后年出任新加坡驻法国、葡萄牙, 西班牙和瑞士大使。 1993年因视网膜有问题而回国,结束了15的外交官生涯。尽管他与李光耀政见分歧,作为新加坡大使,马绍尔始终捍卫他的国家的利益,。在外交场合,他常穿着兰花衣服而被普遍称为 “兰花大使” 。

终年
马绍尔在1995年12月12日死于肺癌,享年87。遗下1男3女。能言善辩,才智过人的马绍尔是一位所有知道和爱戴他的人的伟大朋友。

References[编辑]参考

Sim, Susan (Dec. 13, 1995).辛,苏珊(1995年12月13日). "David Marshall" ."大卫马歇尔". Straits Times .海峡时报
李惠玲(Nov.12,2006)官方语言在官方。联合早报(想法)
A History of Singapore (Edited by Ernest CT Chew and Edwin Lee)
新加坡首席部长报告1956年2月8日(

总统选举的反思


总统大选在经历了非常激烈的一场选战后终于落幕了。相信这场选战会带给关心国家未来的国人不少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得票最高的两陈,让人们意识到多数国人是“精英主义”的崇拜者。他们都普遍认为总统应是一位高学历、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人选。有趣的是四位候选人的得票率和他们的学位高低成了正比。具有博士学位、曾当任过副总理和五个政府部门部长的陈庆炎博士与其他三陈相比,显然因此占了上风而中选。得票最少的陈钦亮先生在学历和资历两方面都显得相对逊色。
这次的选举也显示了选民多是理智与务实者。希望有一个和谐和安定的社会,不希望总统和政府间有任何激烈的对立而影响当前的社会稳定,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成长。陈如斯先生所提的“制衡”政府,令有些人以为他有意与政府对抗而对他敬而远之。如果他改用“监督”取代“制衡",或“与政府协商”的字眼,或许可免除选民的恐惧感,而带给他较好的成绩。
具有正义感,敢于批评,为人民说话,为人民服务,曾有不少政绩的陈清木医生,以仅0.34%的微差落选了。在没有政党、工商团体或任何社团的公开支持下,他孤军作战,仅以“半个马鼻”之差败下阵来。他可是正如他本人所说的“虽败犹荣”。
更令人关注的是在这次的选举中,执政党 所支持的候选人只得到了约35% 的选票,与5月大选时,执政党的得票60.14%相比少了25%,标榜反对党代表的候选人却只得到了约25%的选票,比大选时,反对党的总票数少了15%。显然的,这25%和15%(共40%)的可流动选票是给了另两位总统候选人,陈清木和陈钦亮。这40%的选民将会是来届大选的“关键选民”,是执政与反对党会积极争取支持的对象。

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营造有利母语的使用环境

母语教育检讨委员会的报告终于出炉,公布了”语文能力描述”的初步内容。在详读后,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能力的标准定得恰当。然而,在准备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费了十年的漫长岁月后,对中四生的语言能力仅限于学习“日常生活”有关课题, 这样的学习目标显然是太低了,应考虑加以修正。

  据国大中文系学者王惠助理教授的调查,发现本地人如果掌握2500个词汇,就能进行日常对话。她指出,本地学生六年里就学了6000多个词汇。然而,多数词汇和生活无关。因此,无法听懂日常对话。我想,这样的问题可通过教材的改革来解决。改革后,小六学生的母语能力应该能应付日常生活上的需要了。

  可是,在中四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不应再只限于“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接触面的扩大,语文的学习范围也应更加广泛。除了生活语言外,也应懂得文化、宗教、史地、文学等人文科学领域的词汇,以便更深入了解母族文化,传承价值观。离校后,有更多国人可成为熟悉东西方文化,真正的双语,双文化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

  报告中所提的教改方案,对口语的培训确是有帮助的。但是,新跃大学的罗福腾副教授就认为,母语的教改会进一步削弱华文的书写能力。就因为如此,宗乡会馆也呼吁教育部在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别忽略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

  我们不应该因语言大环境的改变而一再削弱母语的学习水平。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办法。

  为了保有我们的语言遗产和优势,我们是否应改善这大环境,让华文、华语有更大的使用空间,学有所用?营造有利母语使用的新环境,让国人明白双语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母语学习的热忱与重视,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